阳春虽至,乍暖还寒,当前律师行业也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低潮期,我们也感受到了来自行业、同事们的焦虑与迷茫。作为一名老律师,也深感自己有责任考虑如何与大家一起走过这段谷底之路。
自我2004年开始律师执业,一直到疫情前期,赶上了律师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彼时虽业绩不高,但仍满怀期待。疫情期间,虽然业务也受到了冲击,但是那期间仍抱有强烈的期望,想着困难是暂时的,总有雾散云开之日。纵使暂时业务也不理想,我们也都归于疫情刚结束,总要慢慢恢复。但后疫情时期,律师业呈现出业务量减少,收费额降低,客户预算不足的趋势,使得一部分律师特别是年轻律师对行业前景和人生规划产生了迷茫。
低潮之下我们能做什么?这既是困扰年轻律师的问题,也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主题。总想说点什么,以期有所裨益。
一、能改命但很难逆天
记得很久以前,我做过一期律师进阶之路的讲座,每一位律师都要经历从律师助理到助理律师再到主办律师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很难跨越,纵然现在有AI加持。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其实即使没有这段低谷期,我们也还是要经历这些阶段,这是我们没有必要焦虑的,而因为这个低谷期,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进一步冲击,拉长节奏,比如失去授薪律师职位可能导致没有了学习机会,案源减少导致在执业能力和执业经验积累方面减速;但这段低潮期又可以让我们在某些方面有所长进,比如对手上的业务更有时间精心准备从而促使我们去提高质量。总之,这期间有我们可以做的,但也有一些即便不在低谷我们也仍然无法跨越的,所以,要从心理上坦然接受。当自己的律师生涯走过了20个年头再回看,发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焦虑甚至努力就能改变,反而是随着年龄、阅历和机会的改变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因此,不在那些为时尚早或时机不成熟的事情上急于求成,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是至关重要的。
二、着眼重温与咀嚼
平时,很多律师可能会因为手头的业务量多,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低谷期数量锐减,客户要求反而提高,我们也不得不感叹现在争取客户的难度也在增加。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先把手头的业务做好,把有限的客户服务好,争取以点带面,用现有客户的口碑和宣传去拓展新客户。因此,低谷期维护好客户的需求亦更加迫切,这都促使我们更应该关注质量。数量减少,时间宽裕,我们首先需要沉下心来对手头正在处理的业务精雕细琢,举一反三,这样,虽然我们的样本数少了,但样本深度和精度提高,也会让我们获取收益,加速转型。
其次,基于手头业务量减少,我们也可以对既往的案例进行重温和复盘,特别是那些败诉的案件,以及被客户诟病的业务,自己的短板,甚至我们丢掉的客户,这个时候再重新拿出来研究一下,总结经验,查找原因,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时候我们走的过快,可能会来不及修正路标甚至迷失方向。用这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去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来时的路,重新修正一下目标和路径,也可能对日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实每一天
低谷无法避免,但峰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最终能达到顶峰,靠的还是自己的综合素质。所以,如何确保低潮期不意志消沉,在没有业务的时候不罔不殆,日有所进,是这段时间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从心理上来说,在低潮期,人要多做事,少说话。多做事就是说困难时期业务艰难,这个时候需要更勤快更努力,少说话是因为这个低潮期人的情绪不高,说多了都是抱怨,进而加重消极情绪。所以,每天都有充足的安排,尽可能不扎堆抱怨,摆出埋头苦干的架势,才可能早日度过难关。
身体上,这个时候工作强度低,按说完全没必要再因为通宵加班或吃喝玩乐等把身体搞垮,反而要重视锻炼身体,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向某些大神看齐,基础差的,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规划,从基础做起,养精蓄锐,以备东山奋起。
而与我们直接相关的业务积累方面,个人觉得至少有三条路径比较适合低谷期。
一是拓展社交。现在大环境这么不好,很多行业、产业、地区都呈萧条状,唯独餐饮是个例外,很多餐厅现在还是排队,这也是社交活跃的体现。我们抵制无效社交,也不主张醉生梦死,但好好筹划一下如何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重拾友情,增进感情,扩充共情,对日后发展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提升学历注重培训。筹划参加学历教育或行业培训既可以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又能拓展平台,挖掘资源,算是事半功倍的业务拓展路径,尤其适合在业务不足也无所牵挂的时机。
三是同行的交流总结。平时大家都疲于奔命,见面之间连个招呼都顾不上打,低谷期同行同事可以深入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更可奠定日后合作的基础。同时,如果再能把上面提到的复盘和总结书面化,转化成理论文章,假借低谷期大家都有时间有精力传播和阅读的大好时机,也不失为个人提升和推广的良方。
之所以特意提及以上三点,完全基于我个人的现实总结。无论自己的业务拓展是否成功甚至方向是否正确,但细数自己执业以来的业务来源和资源渠道,无非就是朋友、同学、同事,与上述路径一一对应,把上述三个目标路径化解到每一天的细微安排中,我们一样能把低潮期变成蜕变期。
律界青年多才智,卷土重来未可知。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备之人,愿我们百伦律师共同携手,在感慨之余付诸行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律途可期。
邮箱:bailun@bailunlaw.com
地址: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通用国际中心A座19层(地铁1号线永安里站C口出向南100米)